李刚华
时间:2020-11-18 15:10来源:点击:726次
姓名:李刚华 性别:男
毕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最高学位:博士
办公地址:生科楼B3003 办公电话: 025-84396475
电子邮箱: lgh@njau.edu.cn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和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主要围绕水稻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构建原理及精确定量栽培、水稻机械化轻简栽培、水稻抗逆栽培与节能减排、水稻耐盐机理与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
个人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本科(1994-1998)、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2002-2005)和博士研究生(2007-2010)毕业,德州农工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学系主任。兼任江苏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减灾委员会理事等。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等1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技术奖3项。指导研究生获校级优秀论文4篇,省级优秀论文2篇。
主要在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200),江淮东部稻麦周年省工节本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2020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1B03),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6.01-2020.06.
[3]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YFD0300505) 长江中下游单季中籼杂交稻优质丰产高效品种筛选及配套的机械化栽培技术,2016.01-2020.12.
[4]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7369,粮食优质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7.07-2020.06.
[5]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5337-3,水稻耐盐生理与关键调控栽培技术的研发与示范,2016.07-2020.06.。
[6]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SXGC[2017]283 ,江苏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机插栽培创新团队,2017-6-2019.12.31.
专利
[1] 李玉祥, 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雷武生. 水稻水培育秧装置[P]. 2012. 专利号: ZL 201120555887.2
[2] 李玉祥, 李刚华,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李小春, 邢晓鸣.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育秧板[P]. 2015. 专利号: ZL201520302874.2
[3] 李刚华, 李玉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雷武生. 水稻水培育秧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P]. 2014. 专利号: ZL 201110457967.9
[4] 李刚华, 李玉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一种水稻育秧无土板 [P]. 2014. 专利号: ZL 201420261761.8
[5] 李刚华, 李玉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一种水稻无土育秧方法及应用 [P]. 2015. 专利号: ZL 201410211815.4
[6] 李刚华, 李玉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一种水稻育秧无土板及其在水稻无土机插领域应用 [P]. 2016. 专利号: ZL 201410215744.5
[7] 李刚华,缪学宽,丁艳锋,邢晓鸣,王绍华,刘正辉,唐设. 一种用于水稻机插的缓释复混肥[P]. 2016. 专利号: ZL 201410175904.8
[8] 李刚华,李玉祥,丁艳锋,王绍华,刘正辉,唐设,李小春,邢晓明. 一种机插水稻无土简易育秧方法.2017. 专利号:ZL 201510240886.1(发明专利)
技术规程与标准
[1] 宁粳1号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丁艳锋 王强盛 李刚华 王绍华 郑永美 刘正辉
[2] 武运粳7号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丁艳锋 王强盛 李刚华 王绍华 杜永林 刘正辉
[3] 宁粳3号机插秧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 李刚华 丁艳锋 刘正辉 王绍华 王强盛
[4] 武运粳7号机插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王绍华,王强盛,丁艳锋,李刚华
[5] 水稻宁粳4号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李刚华、丁艳锋、王绍华、王强盛、刘正辉
[6] 水稻宁粳5号定量栽培技术规程;起草人:李刚华、丁艳锋、王绍华、刘正辉、唐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