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斌

时间:2020-11-18 15:10来源:点击:838次
姓 名: 王强斌                        性 别: 男
职 务: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通讯地址: 苏州工业园区若水路398号
邮政编码: 215123
电子邮件: qbwang2008@sinano.ac.cn
简历:
  王强斌,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2~1999年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讲师,2004~200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2008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任助理研究教授,2008年7月年加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曾获苏州高层次紧缺人才(2008)、江苏省333人才(2010)、苏州工业园区科教领军人才(2012)、中科院特聘研究员(2014)、日本化学会Lectureship Award(2015)等荣誉。2012年获得首届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中科院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Nano Research编委。 
研究工作:   
  自2008年7月回国独立开展工作以来,聚焦无机半导体近红外量子点可控合成、光学性质调控及其在活体成像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1)提出和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Ag2S量子点及其合成技术,利用能带裁剪理论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精确调控,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窄带隙的半导体金属硫化物;(2)构筑了量子点表面生物功能化平台,分别通过化学分子(聚乙二醇)和生物分子(蛋白质和DNA)修饰获得了高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的荧光量子点,为其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3)发展了基于近红外荧光Ag2S量子点的活体影像技术,实现了对活体组织原位、实时、高灵敏度和高信噪比的影像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为无机半导体纳米晶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国际专利2项,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0余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科技战略先导专项等项目。  
研究领域:
(1)无机半导体纳米晶可控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2)生物大分子指导的离散纳米结构自组装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3)活体荧光影像技术在疾病诊疗、药物筛选以及干细胞再生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上一篇:靳健

下一篇:陈立桅

主办单位及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科学技术协会 苏ICP备10206839号-3

承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中心

常州市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