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斌

时间:2020-11-18 15:10来源:点击:1255次
  周建斌(1965年9月--),男,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兵工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活性炭测试委员会常委。
  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能源)与炭材料的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948”引进项目、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出版专著教材5部、编写本科及研究生教材5部。申请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省部级鉴定成果10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主要研究成果与产业化情况:(1)系统研究、提出能源自给型物理法和化学法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理论并产业化,研究并实现了物理法炭、活化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活性炭能源自给及清洁生产,减少了活性炭生产中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系统研究改性生产各种专用活性炭产品技术,如木糖脱色专用活性炭、果糖专用活性炭等、溴氨酸专用活性炭技术、载银活性炭、纳米改性活性炭技术等;系统研究、提出活性炭(或竹炭)成型技术(工艺品)及日化用品技术并产业化;食用、药用及保健用活性炭、竹炭技术研究产业化。(2)系统研究了竹炭、竹醋液制备与产业化,重点研究竹炭、竹醋液深加工技术,同时研究并阐明了活性炭、竹炭吸附、释放负离子与红外保健的机理,开发了7大系列多种竹炭产品,形成了我国竹材加工的新兴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根据国内外木炭、竹炭生产技术情况,开发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消耗外加能源的热解生产工艺及设备,并建成了国内外首套年产3000吨木炭自动化生产线,配套多晶硅生产。(4)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并已经进行了农林生物质同时生产炭(活性炭)、气(可燃气或发电)、液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实现了农林生物质材料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农林加工废弃物(特别是农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并在徽、苏、宁、鲁、浙等地建厂投产。(5)结合热解工艺与技术,开展了炭化木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
一、主要论文、论著
论文:
1 周建斌 叶汉玲 魏娟 傅金和 张齐生 纳米TiO2改性竹炭和竹炭抑菌性能比较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9 7(5) 21-24
2 周建斌 邓丛静
 傅金和 张齐生 纳米TiO2改性竹炭吸附与降解空气中苯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7(5) 1-5
3 周建斌 叶汉玲
 张合玲 张齐生 生物改性竹炭对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世界竹藤通讯 2009 7(5) 10-14
4 周建斌 张合玲 叶汉玲 邓丛静 张齐生 几种秸秆醋液组分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9 43(2) 34-36
5 周建斌 张合玲 张齐生 KOH 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 35(3) 95-99
6 周建斌 邓丛静 程金波 张齐生 烯烃装置产生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3) 67-69
7 周建斌 王双 邓丛静 
张齐生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活性炭 化工环保 2009 29(4) 352-355
8 周建斌 邓丛静
傅金和 张齐生 竹炭负载纳米TiO2吸附与降解甲苯的研究 新型炭材料 2010 24(2) 131-135
9 周建斌 段红燕 
李思思 刘应强 杨木炭胶合成型速燃炭的制备与燃烧性能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6(6) 257-261
10 周建斌 迟菲 秦恒飞 稻壳醋液的成分分析及抑菌、杀菌性能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1 31(2) 63-68
11 方放 周建斌 杨继亮 稻壳炭提取SiO2及制备活性炭联产工艺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23) 184-191
12 邓丛静 周建斌 
王 双 张齐生 竹炭/硅橡胶高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4(6) 129-132
13 段红燕 周建斌 
李思思 刘应强 曾韬 玉米淀粉基可燃性胶黏剂的配方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0 44(4) 29-33
14 秦恒飞 刘婷逢 周建斌 Na2S•HNO3改性活性炭对水中低浓度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2) 306-310
15 项东升 秦恒飞 朱驯 陈璐 曾韬 周建斌 改性糠醛渣基活性炭对水中Hg2+吸附性能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2 32(3) 33-37
著作:
1 周建斌、高尚愚、周雄尊、李光华  木材热解与活性炭生产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年
2 周建斌  生物质能源工程与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年
3 蒋剑春、邓先伦、周建斌、郑志锋、孙康、刘石彩  活性炭应用理论与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
4 伍忠萌、张力平、罗青云、周建斌  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年
5 江亿、杨旭东、杨秀等、张齐生、周建斌、杨柳等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年
二、第一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情况
1、畜禽粪便气化多联产利用技术与装备创制  科技部863计划 2010-2012
2、呼吸式竹基纳米改性新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 2006-2010
3、竹炭加工副产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 2008-2010
4、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项目 2013-2015
5、秸秆直接气化多联产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  2011年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2011-2012
6、A suitable alternative for firewood and charcoal production in Africa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And Rattan (INBAR) 2008-2011
7、环境净化用高吸附性能活性炭生产技术的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 2005-2009
8、水质净化用竹炭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国际竹藤组织 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9-2012
三、获得科研奖励情况
1、竹质工程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6年
2、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9年
3、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 2006年
4、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7年
5、有机废弃物农业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9年
四、省部级鉴定成果:
1、竹炭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开发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福建省林业厅  闽鉴字〔2004〕第3号 2004年
2、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示范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6〕第1号 2006年
3、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科技厅  苏科鉴字〔2006〕第138号 2006年
4、袋泡竹炭净化和营养保健剂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6〕第9号 2006年
5、竹炭的生产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浙江省科技厅  浙科鉴字〔2006〕第698号 2006年
6、利用烯烃装置产生的污泥制备活性炭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教育厅  苏教鉴字〔2008〕第035号 2008年
7、农林生物质能源多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及工程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09〕第07号 2009年
8、生物质活性有机液体肥料的研究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国家林业局  林科鉴字〔2010〕第09号 2010年
9、新型秸秆气化多联产装置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苏农科鉴字〔2011〕第48号 2011
10、稻壳同时制取炭、气、油、液产品的资源化综合高效利用 科技鉴定成果证书 安徽省科技厅  皖科鉴字〔2012〕第50号 2012年
五、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1 用于农林生物质气化气体的干式净化系统 ZL201210078964.9 2014年2月10号
2 一种利用生物质气化固、液产物制备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 ZL201110155814.9 2013年11月27日
3 一种竹炭慢回弹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ZL2010252328.4 2012年4月18日
4 杨木速燃炭的制备方法 ZL200810244085.2 2011年12月7日
5 一种炭化竹砧板的制造方法 ZL200910028629.6 2010年11月10日
6 含有竹炭的净化和营养保健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0610011317.0 2009年7月1日
7 烯烃装置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ZL200810235266.9 2010年12月22日
8 一种含生物质活性提取成分的有机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ZL201010106874.7 2011年12月21日
9 用于竹材炭化的加热炉、釜体、炭化系统及炭化工艺方法 ZL200610003555.7 2010年1月20日
10 用于农林生物质材料热解气体的气液分离净化系统 ZL200910032957.3 2010年12月29日
11 用于农林生物质材料气化的炉排式气化炉 ZL200910032956.9 2013年3月20日
12 用农作物秸秆制取秸秆炭和秸秆醋液的方法 ZL200410014451.7 2006年3月
13 纳米改性炭光催化吸附、杀菌材料 ZL200310112754.8 2006年9月
14 一种农作物秸秆同时制取炭、气、液产品的方法及应用 200710190676.1
15 纳米改性竹炭贝雕及其制作方法 200810244767.3
16 竹炭基高导电橡胶的制备方法 200810244769.2
17 废弃食用菌菌棒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200910033103.7
18 一种炭化竹筷的制备方法  200810244768.8

上一篇:王石发

下一篇:季孔庶

主办单位及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科学技术协会 苏ICP备10206839号-3

承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中心

常州市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