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爱红

时间:2020-11-18 15:10来源:点击:1576次
姓  名:康爱红
性  别:女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职  称 :教授 E-mail kahyzu@163.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8号扬州大学扬子津西校区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习经历
1.2007.03-2013.05,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博士,导师:孙立军.
2.1999.12-2004.05,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导师:孙立军.
3.1992.09-1996.07,河海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学士.
社会兼职
(1)扬州市公路学会理事及玄武岩纤维公路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理事;
(2)扬州市公路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1] 生态道路建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各种源位处治技术对径流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分析其净化机理;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
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工艺、再生方法等
[3] 新型高性能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开发
研究掺入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课程教学
本科生教学:
[1] 道路勘测设计
研究生教学:
[1]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主持项目
[1] 旧道路水泥混凝土面板全循环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12-2019.12。
[2] 重载交通下高速公路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控股科技计划项目,2016.05-2018.07。
[3] 源位生态渗滤技术阻滞道路径渗流污染的作用机理及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01- 2019.12。
[4] 基于城市景观的雨水储渗净化回用技术应用研究,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2015.12- 2017.12。
[5] 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的生态化应用研究,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2015.02- 2015.10。
[6] 道路路面径流污染生态化综合处治技术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07-2015.12。
[7] 透水沥青路面对路面径流污染的净化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2012.12-2015.12。
[8] 旧沥青路面胶结料性状评价及再生分类应用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08- 2014.08。
[9] 温拌TOR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研究,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前瞻性项目,2012.07-2014.07。
[10] 改性沥青显微形态结构的表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4.12。
[11] 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应用研究,扬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01-2012.12。
[12] TOR废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工程应用研究,扬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12-2011.12。
参与项目
[1] 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旧路面材料全循环再生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06-2020.07。
[2] 多重环境组合下胶粉改性沥青老化特性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01- 2015.12。
[3] TOR橡胶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及其使用评价,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07- 2012.12。
[4] 新型胶粉改性沥青处治沥青路面裂缝应用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01- 2011.12。
[5] 纳米材料.聚合物对道路沥青的改性特征及作用机理,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07-2010.06。
[6] 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应用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5.07-2008.12。
[7] SBS物理和化学改性对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2.07-2005.12。
代表性论文与论著 [1] 娄可可,卢志萍,康爱红,肖鹏,徐雪玲,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成型工艺及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Vol 47, 3, 2018/2.(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2] 沈燕,康爱红,王超,李路佳,娄可可,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老化程度的表征,合成橡胶工业,Vol 40, 6, 2017/11.(CSCD期刊,通讯作者)
[3] 康爱红,徐雪玲,寇长江,基于改进测试方法的透水沥青混合料空隙阻塞试验研究,公路工程,Vol 42, 5, 2017/10.(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4] 康爱红,许珊珊,肖鹏,王二飞,娄可可,新型生态渗滤系统处治道路径流污染试验研究,公路,Vol 62, 7, 2017/7.(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5] Peng Xiao,Jiahui Zheng, Aihong Kang,Aging Characteristicsof Rubber Modified Asphalt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Combinations,Applied Sciences,Vol 7, 8, 2017.(SCI源刊,通讯作者)
[6] 康爱红,王超,孔庆鑫,肖鹏,沈燕,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旧沥青路面胶结料老化等级评定方法研究,施工技术,Vol 46, 11, 2017/6.(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7] Aihong Kang,Xueling Xu,Zhiping Lu,Analysis on Purif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Percolation Media to Pavement Runoff Pollutant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IA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2017,2017.3.27-2017.3.30.(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8] 康爱红,娄可可,肖鹏,寇长江,扬州市路面径流污染特性分析与排放规律研究,公路,Vol 8, 2016/8.(核心期刊,通讯作者)
[9] 康爱红,丁燕,寇长江,江杰,灰关联方法确定SBS改性沥青宏观性能微观评价指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7, 4, 2016/6.(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0] 娄可可,康爱红,寇长江. SBS改性沥青相态结构的参数化表征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Vol 34, 4, 2016.(CSCD期刊,通讯作者)
[11] 徐杰,康爱红,娄可可,张飞,透水沥青混合料空隙堵塞行为特性研究,住宅与房地产, Vol 15, 2016.(省级期刊,通讯作者)
[12] 康爱红,姚明部,干、湿法温拌TOR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试验,公路工程,Vol 41, 1, 2016/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3] Kang Aihong,Yao Mingbu,Jiu Xueyang,Xiao Peng,Experimental study on warm mix technology of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mixtuire,Proceedings of the 4th Chinese-European Woekshop on Functinal Pavement Design,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etherlands,2016.06.29-2016.07.01.(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14] Kou Changjiang,Kang Aihong,Xiao Peng,Wu Zhengguang,Microscopic evaluation method of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performent. Proceedings of the 4th Chinese-European Woekshop on Functinal Pavement Design,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etherlands,2016.06.29-2016.07.01.(会议论文,通讯作者)
[15] Changjiang Kou,Aihong Kang,Wuhong Zhang,Methods to prepare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samples for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Vol 81, C, 2015.(SCI源刊,通讯作者)
[16] 康爱红,陈娟,黄铭,卢晶晶,李路佳,旧SBS类沥青路面胶结料性状分析及老化等级评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 43, 4, 2014/7.(CSCD期刊,第一作者)
[17] 康爱红,寇长江,刘轩宇,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的SBS改性沥青分散均匀性评价,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Vol 46, 1, 2014/1.(EI期刊,第一作者)
[18] 康爱红,李涛,丁泽明,徐剑,我国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性及控制措施进展,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4, 6, 2013/2.(省级期刊,第一作者)
[19] 康爱红,高翔,姚明部,Sasobit温拌TOR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施工技术, Vol 42, 23, 2013/1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0] 康爱红,肖鹏,徐建成,掺聚丙烯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抗裂性能研究,施工技术,Vol 41, 379, 2012/05.(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1] 康爱红,张钦,基于ABAQUS模拟的TOR橡胶沥青路面应力响应分析,中外公路, Vol 32, 6, 2012/1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2] 康爱红,陈娟,孙立军,SBS改性沥青性能及显微形态结构分析,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13, 6, 2012/1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3] 康爱红,张吴红,孙立军,基于显微形态观测的SBS改性沥青储存后性能评价,中国矿业大学学报,Vol 41, 6, 2012/11.(CSCD期刊,第一作者)
[24] 康爱红,寇长江,张吴红,SBS改性沥青荧光显微图像的采集与处理,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3, 6, 2012/11.(CSCD期刊,第一作者)
[25] 康爱红,周鑫,吴美平,孙立军,环境因素组合作用下TOR橡胶沥青老化试验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Vol 36, 4, 2012/8.(CSCD期刊,第一作者)
[26] 康爱红,吴邦伟,TOR橡胶沥青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15, 3, 2012.(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27] 郭咏梅,康爱红,基于灰熵分析法评价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1, 6, 2012.(省级期刊,通讯作者)
[28] 康爱红,张吴红,孙立军,改性沥青荧光显微观测样本制备方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Vol 44, 2, 2012/8.(EI期刊,第一作者)
[29] Kang Aihong,Study on Perform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During Shearing Proces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178-181(2012): 1442-1447.(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30] Kang Aihong,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Molding Processes of TOR Asphalt Rubber Mixtures upo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535-537(2012): 1819-1824.(会议论文,第一作者)
[31] 康爱红,肖鹏,周鑫,纳米ZnO/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及其机理分析,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1, 4, 2010/3.(CSCD期刊,第一作者)
专利授权
[1] 一种精确快速测定土壤渗透系数的装置,ZL201510946174.1,康爱红,娄可可,寇长江,徐雪玲,2018.01.23.
[2] 一种生态型道路附属组合装置,ZL201610104691.9,康爱红,娄可可,肖鹏,徐杰,2017.11.14.
[3] 道路生态渗滤系统处治径流污染的模拟装置及其实现方式,ZL201510047434.1,康爱红,吴正光,江杰,徐剑,2017.06.23.
[4]改性沥青剪切溶胀仪,ZL201410607678.6,康爱红,江杰,吴正光,2017.01.25.
[5] 一种具有径流污染物去除功效的公路生态滤沟渗滤系统,ZL201410408105.0,康爱红,肖鹏,吴正光,江杰,徐剑,2016.06.29.
[6] 高抗车辙性能的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605915.5,肖鹏,徐亚,康爱红,吴正光,陆如洋,2016.06.08.
[7] 可调式聚合物改性沥青高速剪切搅拌分散组合装置,ZL201410348741.9,康爱红,肖鹏,寇长江,2016.03.02.
[8] 一种具有去污功能的复合骨料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316868.2,康爱红,肖鹏,张鸣,徐剑,2016.03.02.
[9] 旧沥青路面胶结料分类分级再生方法,ZL201410086300.6,康爱红,肖鹏,陈娟,卢晶晶,李路佳,2015.08.26.
[10] 温拌TOR橡胶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322046.0,康爱红,肖鹏,吴正光,高翔,姚明部,2015.05.20.
[11] ,胶粉改性沥青热氧水组合作用下室内老化方法,ZL201210152519.2,肖鹏,康爱红,吴美平,蒋德安,2014.04.02.
科研成果获奖
[1] 生态道路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市级。
[2] 生态道路建设关键应用技术,江苏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部级。
[3] 道路生态化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
[4] 改性沥青宏观性能的微观表征及评价方法研究,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市级。
[5] 聚合物改性沥青微观测试与表征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省部级。
[6] 纳米材料-聚合物对道路沥青改性特征及作用机理,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市级。
[7] 新型胶粉改性沥青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使用评价,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市级。
[8] 纳米材料-聚合物对道路沥青的改性特征及作用机理,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奖.
[9] 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技术应用研究,扬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市级。
其他成果或表彰
[1] 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指南》,参编。

上一篇:贾仁甫

下一篇:李世荣

主办单位及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科学技术协会 苏ICP备10206839号-3

承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中心

常州市武进区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